中国有几大圣火?
我国现存的圣火只有北京和雅典的两支,但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圣火”。 据《周礼》记载,在古代中原地区就有“大火”(即太阳)祭祀,每年冬至祭太昊(伏羲);立夏,祭黄帝;立秋,祭炎帝;立冬,祀宗庙,祭祀时都要点燃火炬,称为“燔柴”。周代还建立了“大火”的祭祀系统,由国家专门负责管理“大火”的火种。
西周初期,周成王在洛邑筑台,并“燔柴”以祭天;周武王在丰镐二京筑坛,亦“燔柴”以祭地。从周代开始,每年春天在郊外祭天地,称为“郊祀”;秋天在宗庙里祭祖先,称为“粢盛”(祭祀用稻米)。这二者都是“燔柴”。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套新的祭祀制度。秦始皇接替周天子成为中华大地的新统治者,其祭祀对象增加了水神。在渭河上游修建了陵庙,用八匹马拉着木车将祭品运到河边,然后焚烧。据说,这种车马排列形式像山川河流的排列形状。
秦末战乱,祭祀制度被破坏。汉初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重视发展生产,不事祭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重新建立起一套国家祭祀体系。他亲自到郊外祭祀天地,命人制作祭天、祭地的金色画像,置于庙中,每天烧香礼拜。他还创立了“祠官”这一职业,由朝廷供养专职人员负责各种祭祀事务。汉代还在洛阳等地建起了规模巨大的社稷坛。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动荡不安,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南方各地仍沿用汉制进行祭祀活动。隋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南北融合的礼仪制度。唐承隋制,国家祭祀空前强大。唐朝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大小两座坛,供秋冬祭祀之用。小坛称圜丘,大坛称方丘。每年夏至祭天地,冬至祭祖先,各有一套繁复的仪式。
宋元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中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宋朝设立了祭祀土地神的庙,元朝则加进了对雷神的祭祀。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认为前朝许多祭祀没有现实意义,有的还亵渎神明,于是废除了许多祭祀,只保留了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清明祭祖、八月中秋拜月,以及春冬两季焚化帝王御书于宫外五处。
清承明制,只在冬至、夏至、清明节、中秋节及十二月腊祭五处地方烧黄表。后来雍正皇帝又添了一处,为三月清明后一日。
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这些封建迷信也慢慢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