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摄好羽毛球比赛?
非专业摄影师,混摄友圈子的业余选手一枚,分享自己一些粗浅的拍球经验。 先说器材和基本套路。我一般带两个镜头去现场。一个17-40(换镜头麻烦,且这个头在拍球上并不太贵),一个50 1.8小痰盂。17-40打全场比赛,50 1.8打近景特写。如果有外拍架,最好带上,这样拍起来比较方便,否则就只能举着相机跑。另外,三脚架也是必不可少的,拍篮球的时候,往往需要把手机放在三角架上固定住,进行跟焦、调光等操作。
拍前准备做好之后,就要开始正式拍照了。 在球场周围选一块位置较好的地方,放下设备。这里提醒一句,如果是在户外拍摄,尽量选在有帐篷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风吹雨淋。 由于运动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最难拍的并不是已经握在手上的球,而是突然飞过来的来球。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快速移动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连拍。按下快门键的瞬间,相机连续拍摄多张图像,最后组合成一张最清晰的画面。当然,这样的连拍要求相机的参数设置也比较高,一般设置为机械曝光,单次对焦。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很容易“炸”机(指照出来的画面模糊一片)。这多半是因为动作不稳或情绪紧张导致的,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让自己镇定下来。也可以训练一下自己手部的协调能力——在固定的时间,让手指连续张开、合拢、张开、合拢……如此重复练习一段时间,效果会十分显著。
无论你是否喜欢羽毛球,当你看到一场激战正酣的羽毛球比赛时,相信你都无法控制地按动手中相机快门,用镜头来纪录这场精彩的比赛。与足球、篮球、排球等赛场面积较大的团体项目相比,羽毛球赛场面积较小,参赛选手多为2人或3人。这就决定了,与纪录团体项目相比,纪录一场羽毛球比赛所采用的拍摄技法有着很大的不同。羽毛球运动员多为年轻选手,且在对抗过程中移动速度快、击球动作幅度大,再加上羽毛球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高速在空中飞行,因此,摄影者需要拍摄的表现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在有限的表现空间里,用相机拍摄出精彩的羽毛球对决,下面介绍的拍摄技法对你的实际操作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
选择最佳机位
选择拍摄的最佳位置,是纪录一场完美精彩的比赛的前提。在羽毛球比赛场馆中,最理想的拍摄位置是距离球网较近的看台两侧,摄影者可以在此位置上全面、从容地捕捉到整个场地内的比赛情景。如果拍摄时遇到有顶棚的封闭场馆,建议选择站在靠近球网的场地两侧进行拍摄,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顶棚钢架等杂物入镜。
选择好拍摄位置后,还需要选择理想的拍摄角度,才能拍摄出精彩的图像。由于羽毛球运动对抗性强、节奏快,因此,拍摄时应选择正面角度和略微偏侧面的角度、即斜前方角度。使用正面角度拍摄,可以表现出运动员在快速移动时的优美身姿;采用斜前方角度拍摄,能够表现出参与对抗的双方,同时还可以表现运动员在进行击球动作时的肌肉线条。
利用长焦距镜头
由于拍摄时与运动员的距离有一定限制,而羽毛球场地的面积又不大,因此,使用的镜头的焦距不能过短,否则就无法将运动员充满画面。而且焦距较短的广角/标准镜头的视角较宽,若想将运动员充满画面,就必须贴近运动员,这样就会因受羽毛球场地面积及场馆内遮挡物的制约而受到拍摄空间方面的限制,并且不易捕捉到拍摄的最佳时机。因此,拍摄时最好使用中长焦镜头。拍摄时采用长焦距镜头不但可将较远的运动员充满画面,并且也可得到浅景深,从而使画面背景呈现出优美的焦外虚化效果。
拍摄中长焦距镜头时还应注意两点,第一,由于中长焦镜头的口径都较大,因此进光量的增加使景深变得更浅,从而加大了对焦的难度,所以在拍摄前一定要确认对焦点是否与拍摄主体精确对焦。第二,中长焦镜头的镜头长度较长,手握镜头后部时尽量将其握紧,以防止因把持不牢因镜头过长抖动而造成拍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