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多大适合玩乒乓球?
先放结论,不管什么基础,只要感兴趣就可以打乒乓球! 作为乒坛混了20年的伪球迷,可以负责任的说,乒乓球这项运动非常适合各类人群,尤其是小孩子。 首先,乒乓球运动量适中,不需要太多体能,也不会出现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和肌肉纤维撕裂的症状;其次,乒乓球运动能带来的正向作用很多,能够开发智力、培养协调能力(尤其对于从小练球的人来说)等等。最后,乒乓球的运动特性也很适合不同性格和能力的人来选择打法,技术动作相对简单易上手,对身材、相貌、年龄等外在条件要求也不高,哪怕你是乒乓白痴也能很快找到一项适合自己的打球方式。
当然,如果你想要孩子将来成为专业选手,那另当别论。但是大多数情况我们只是为了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健康与快乐,那么乒乓球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现在国家体育总局推出国球舍,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希望把乒乓球推广给更多的青少年。 其实很多热爱乒乓球的人都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小时候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没能参与进来,以至于长大了依然热爱但水平无法提升,最终遗憾离场。而现在的年轻人因为从小就有很好的条件学习乒乓球,更多的小朋友是因为热爱而不是为了以后从事这个专业而学球,所以我认为越早越好,起码要早点让孩子接触乒乓球,看看是不是真的喜欢,这并没有任何害处。 如果有了这个铺垫,等到孩子再长大一些,如果有成为专业人士的潜在天赋,可以着重向这方面发展,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至少乒乓球成为了他一生中美好的回忆,这不也是我们所希望的么?
现在练球的孩子是越来越小了,在电视或电脑上看到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在乒乓球台前你来我往,球拍翻飞,小小的他们也跃跃欲试。那是不是孩子想练就可以练了呢?当然不是,学习乒乓球要选择合适孩子的年龄并循序渐进,并且要掌握训练重点,这样才能有效的、健康的学习技术动作。那么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应如何接触和学习乒乓球呢?
幼儿园大班—小学4年级
这个阶段的孩子属于初始学习乒乓球的阶段,在5—10龄,孩子应以培养兴趣、熟悉球性和球拍为重点,让孩子接触乒乓球的兴趣更浓,通过各种玩耍形式熟悉球和球拍的各种运动轨迹,从而建立良好的运动感觉。同时,可以多尝试一些移动或体能类的基本练习。
训练中,除了玩耍之外,还应重点练习正手和反手的各种挥拍练习,如挥拍垫球、挥拍抛接、挥拍对墙击球等;同时,应多加一些移动或体能类的练习,有时间可以在乒乓球台或其他场地进行慢跑、变速跑、转身跑、高抬腿、开合跳等练习。这些体能练习对于肌肉、心肺和神经系统的良性刺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提高全面身体素质,为今后技术动作的练习打好基础。
小学4—6年级
此阶段的孩子在10—12龄,经过三、四年的训练,基本有了较为扎实的挥拍基础,在移动和体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这个阶段在继续加强挥拍动作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挥拍方向、路线和旋转的练习,接触一些较为简单的技术动作,以正确的掌握技术动作为重点。
这个阶段除了继续在台上台下多进行挥拍练习,在方向、路线、旋转方面做一些较为复杂的玩耍尝试外,还应接触到一些最基本的乒乓球技术动作。如基本的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搓球、发球和简单的步法衔接和结合练习。同时,还应继续进行慢跑、变速跑及身体柔韧性练习。此阶段进行体能练习仍应该以小部位的多关节练习为主,比如:双侧高抬腿、双摇跳绳、双人抛接球等。此阶段的练习应更加突出技术动作的练习,在保证每次训练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逐渐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
初一到高三
孩子在这个阶段为12—18龄,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已趋于健壮,各个器官的功能明显加强,神经系统也达到成人化,运动水平明显提高。这时孩子可以进行更高强度的学习和训练,在保证兴趣的前提下,开始以学习高质量和速度化技术动作为重点,可以开始进行一些正规的技术和战术训练。在体能方面除了继续进行慢跑、变速跑、转身跑、高抬腿,绳梯和跳箱练习外,可以进行一些抗阻训练、多球训练、条件对抗和实战比赛。如果学习或训练时间充裕,可以适当的接触一些其他运动,比如排球、篮球、羽毛球等一些对抗性运动,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更高的运动技能,更好的全面发展自身的各种素质、能力和意志品质。
总而言之,孩子学习乒乓球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考虑他们的身心发育规律,又要兼顾他们个体的差异性,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乒乓球运动中玩得开心,学得扎实,同时也为乒乓球运动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