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为何这么垃圾?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一个两个问题,是一大堆问题。 中国男篮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两个问题,也是一堆问题。 甚至可以说,中国竞技体育绝大多数项目的问题都是一大堆问题。 中国体育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体制问题。 这个体制不是指某个具体的项目,而是指整体框架下的体校、体工队体系。这个体系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培养运动员,为了出成绩,为了争荣誉。 但这个出发点本身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这套体校、体工队体系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里,它的优势在慢慢消失,而短板却在不断拉长。
过去我们体校、体工队培养运动员主要是靠供给制和计划供应。供给制就是一切生活用品和运动用品全部由国家提供,不需要运动员花钱。甚至包括医疗和营养在内,都由国家负责。这种供给制曾经极大调动了运动员的积极性,因为无需操心生活上的事情,只需要专心训练和比赛即可。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给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现在无论是生活还是竞赛都已经市场化,但是我们的运动员还在以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来参加比赛。赛场外他们无法像普通人一样自由地购物和消费,赛场内他们的奖金和工资也无法和商业球员相比。这种双重挤压导致运动员的消极情绪在不断累积。
更糟糕的是,目前中国的很多运动项目已经没有了进入国家队参赛的资格。这意味着一些运动员哪怕训练再努力,成绩再好,也不能代表国家参赛。只能看着别人为国争光,而自己却无功而返。这样的状况自然很难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一个健康的竞技体育体系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型。下面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参与,层层选拔,最后形成顶尖选手之间的较量。这种金字塔形的结构才能保证竞技体育的高水平和高强度。但目前在中国大多数项目是倒金字塔形,极少数顶尖运动员占有绝大多数的资源,其他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反而得不到资源支持。这样的结构必然导致高水平队伍的萎缩,整体水平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