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比赛为什么挣钱?
简单说一说。 我曾经做过拳击俱乐部的营销总监,所以对于拳击的盈利模式还算了解,在这里就简单的聊一聊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拳击竞赛属于体育竞赛项目之一,而且是最具有商业价值,同时也是最赚钱的项目之一。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欧美很多国家,篮球赛、橄榄球赛的观众是非常少的,而拳击、泰拳等格斗项目的现场观看人数则是非常多的,在场边随便一个座位的价格都是上百美元。 拿我曾在那里工作过的拉斯维加斯的大剧场为例:一场拳击比赛(8个回合),大约200张票;一场综合格斗(5个回合)大约300张票。每场赛事门票收入约40-60万元。再加上赛后电视台转播费用和网上视频转播费,每场比赛赛事方大约可以收到200-300万的巨额款项。
虽然这些收入远远比不上NBA、NFL等主流体育联赛,但因为比赛频率高,一年可达几十场,所以对俱乐部财务来说压力并不大。尤其是像ONE冠军赛这种国际性赛事,一般会在黄金时段播出,加上之前在网络平台上的付费观看,每场比赛的收入相当可观,赛事方和赞助商们也不会差钱。所以选手们在台上打得热火朝天,台下经纪人和公司老板们却在算着细细的帐。
不过随着疫情的影响,全球体育赛事都受到巨大冲击,线下场馆无法开放,线上转播权也开始扎堆出现。对于一直以线下为主赛事的拳击业带来严重冲击,不少中小型的俱乐部甚至个人训练营都面临倒闭风险。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估计很多中小型机构都会破产,而那些大型的拳击组织也会受到影响,毕竟顶层的利益是要向下传导的!
我们常常听拳手和推广人说,“这场仅仅是个表演赛”或者“这场比赛不是职业拳赛!”。也许,他们会这么说,仅仅是想把一场非正式的,或者低票价的拳赛同正规有酬金拳赛区分开来。拳击界的表演赛和我们在艺术中心看到的芭蕾舞或者歌剧的“预演”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指一台正式演出之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从法律上讲,职业拳击的表演赛是指那场比赛的拳手不因为他们的胜利或者失败而获得任何的“点”数——也就是说,那一场比赛的结果不会正式写入他们个人的成绩记录里去。拳手的成绩记录是衡量一个拳手竞技水平优劣高低的一个标准,直接关系到拳手未来的拳击生涯。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拳手和推广人会极力把表演赛与正式比赛区分开来。
拳手比赛挣得多还是训练挣得多?
一般来讲,一个拳手比赛挣的钱要比训练挣的多。当拳手在训练营时,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他们的推广人会支付其一部分比赛的出场费或者“买断金”用于支付各种训练和消费开支。如果一个拳手与一个明星级对手签订了比赛合同,为了更充分的备战,推广人也许会为拳手安排一个“热身”对手,安排一场在他们主场比赛以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打。像这样的“垫场赛”或者“热身赛”常常作为以后一场大比赛的一个“插曲”出现。这场“垫赛”的出场费是包括在以后那个更艰苦的大比赛的出场费里的,所以拳手会发现他们打这场比赛不会得到什么额外报酬。对于这种“垫场赛”和“热身赛”,拳手们一般都会以很痛快的态度应战,因为这是他们在离大比赛这么近的时候,还能赚到一笔钱的唯一机会了。
除了比赛之外拳手的收入来源还有哪些?
如果有一个明星拳手在他自己的城市,或者是在临近他居住地的另一个城市进行比赛。那么在比赛之前的那个星期里,拳手和推广人通常会安排拳手参加一些宣传和促销活动。拳手会参加一些新闻发布会和一些向公众开放的训练课。在这些场合,拳手总是被要求向公众签名(照片和拳击手套等)这些活动拳手通常都是白干,得不到什么报酬。如果拳手或者推广人认为在临近比赛的那个星期里,到远离拳手居住地的另一个城市去参加一次商业活动会有助于造势和票房的攀升,那么拳手可能会去较远的地方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推广人有可能会支付给拳手一点点费用——也许500美元或者多一点。虽然在拳手比赛之后,拳手可以去国外的一些拳迷众多的地方去巡游和做商业活动,这种情况并不多。这要取决于双方是否有兴趣,而且拳手的推广人还要负责支付各种费用,这些一般也是得不到什么报酬的。
如果拳手成名了,也可以和影星歌星一样参加一些走穴性质的活动——为各种集会和商业活动捧场,参加一些私人的商业晚宴等等,拳手能得到相当可观的报酬,一些超级明星拳手,一次活动可以挣上1万美元甚至更多!拳击手在一些广告中露面甚至出他们自己的专辑也有可能,但是这种情况极为少见!拳手成名了,还有一种收入来源就是写自传。拳手和作家合作或者干脆自己写一本自传,也是相当合算的,但是这也仅仅发生在拳手出了名或者拳手有一段极其不同寻常的经历而被人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