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辽宁篮球厉害?
1.沈阳和大连都是辽宁省的中心城市,且距离非常近,铁路车程不到2小时,而两座城市也一直在争夺“辽宁第一城”的称号;
2.两市青少年训练体系健全,底子较好、水平较高,为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了不少优质苗子。
3.体制原因。辽宁省篮球运动发展依托于军队系统,过去主要面向空军部队招收球员(包括张庆鹏、杨鸣等),现役国家队队员大部分来自辽宁,而退役国家队队员绝大部分在省内男篮联赛中效力。这种体制上的优势是其他省份难以企及的。
4.资本介入。2008年起,姚明入驻CBA并加入辽宁队后,带来了大量的商业投资和关注度,同时也改变了辽宁队小、灵、快的风格。之后几年,辽宁队始终属于CBA强队的行列。 随着中国篮球改革逐步深入,省级篮球联赛的规模和质量都在提升,这为各省打造篮球强市提供了契机。
以广东为例,省赛冠军基本被湛江一霸包揽,培养出易建联、胡卫东等优秀国手,而近年来广东宏远队连续夺冠并不断创下CBA纪录,说明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撑。
在体制内时代,辽宁的后备人才输送确实是最多的。但是也跟他们的训练场多和器材好有直接的关系。当时有6块训练场,尤其是室内训练馆非常多。一个省有4,5个,而其他省一个城市都很少甚至没有。这就保证训练可以全年不受天气影响,可以按计划执行。
而辽宁队重视三对三打全场,重视脚下速率的练习,重视身体对抗。这在当时的中国独树一帜。而在别的省,尤其是河北山东等省,每年秋冬季,很多都是在煤灰场,沙土地上打全场。场地坏了,就再找一块。
器材更是非常匮乏。一个城市可能连一套蓝黑白都没有,基本上都是老绿皮的篮球。气打足了非常硬,而且没有任何减震功能。经常能听见球员投篮脱手后哇哇叫。但是大家也都能忍。而且也没有室内训练馆,基本上冬训都是在自家门口的小广场,顶多是机关单位的操场上训练。所以冬训的计划受天气影响非常大。
所以辽宁在体制内有优势。但是在体制外,辽宁就没有那么大优势了。因为体制内,大家都是免费训练,甚至吃穿都是计划经济,有保障。而在体制外,那就是谁家有钱谁家报班。而辽宁整体经济并不发达,所以能花大价钱让小孩去学篮球的家庭不多。大部分选择的是免费的体制内。而在广东,江浙等经济发达的地方,就很有钱,可以学任何兴趣班,哪怕一年学费过万。
辽宁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大部分已经移民到其他省了,也就放弃了小孩要进入辽宁的计划。所以辽宁在经济上,和苏浙粤等省市,差的有点多。这也导致辽宁不能利用优势去招收经济好的家庭的小孩。所以体制外的优势没有利用好。
而且辽宁的家长思想有点守旧,觉得报班就是败家。不报班自己教教也差不多。而其他省更开放,你报你的,我教我的。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思想更开放。所以其他小孩,都开始逐渐反超辽宁。
虽然辽宁的后备人才还是很充足,但是和江浙以及广东,已经相差无几了。尤其是山东河北北京和上海,虽然比不上辽宁,已经可以追上新疆吉林黑龙江等省队,这也使得辽宁后备人才出现断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