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5虎都有谁?
我了解的乒坛五虎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叱咤风云的著名运动员:许昕(大蛇)、孔令辉、樊振东、王励勤、马琳 。这个阵容是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战绩最辉煌的球队,同时这五位球员技术风格迥异,代表了不同年代的乒乓球技战术打法的精华。
许昕外号“大蛇”,是直板近台快攻的顶尖高手;孔令辉集进攻型选手与防御型选手之大成,是全满贯得主;樊振东是当今新生代领军人物,是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英雄;王励勤作为继任队长,是最强大脑的象征;马琳是左手横板选手中进攻能力最强的,曾经打败当时势不可挡的德国世界冠军波尔。
还有两位外战成绩彪炳史册的运动员——李隼和张怡宁,因为男女队主教练的位置紧俏,加上两人都是左手选手,所以并没有列入五虎将的名单中。但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技术水平,这两人在五虎将中都当之无愧。 不过要论对中国乒乓球史的影响和贡献,邓亚萍、郭跃、张怡宁这些女队的不俗战绩自不必说,男队方面还得看刘国梁、孔令辉、王涛这三位教练/队员,因为他们直接推动了直板击球技术的复兴和男队的崛起。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刘国梁/孔令辉夺得男子双打项目金牌,这是中国男队奥运会上首枚单打金牌,也是这块金牌开创了“国乓王朝”——从1996年到2008年的整整四届奥运会上,中国队未让任何一块金牌旁落。
容国团:50年代初在国内就已誉满乒坛,被誉为“国手”、“超群”。在1956年日本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连续挫败荷兰、日本强手,进入最后决赛。接着,又战胜匈牙利选手西多,夺得个人单打世界冠军。这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了“零”的突破。从此,一发不可收,先后获得了11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单、男团冠军。
庄则栋:继容国团之后,我国第二代乒乓球运动员,以弧圈球加转代不转的“怪球手”驰名世界。庄则栋是在50年代,我国第一代乒乓球运动员的高潮中成长起来的。他球艺精湛,战术意识强,从不轻言放弃,屡起“死而复生”之大业。1961年荣获了第二十六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和团体两项冠军。1965年他又荣获第二十八届世乒赛获得男子单打、双打和团体三项世界冠军。1965年后退役,1971年重返赛场,当年再获世乒赛男子双打冠军,1975年,他又获得三十届世乒赛男子双打冠军,实现了双打蝉联冠军的空前纪录。庄共获得了8个世界冠军。
郗恩庭: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人才辈出,从老将到新锐形成一个强大的“金字塔”式的阵容。郗恩庭处于这个塔的底层,但他在世界乒坛上也有“威风凛凛”的表现。郗恩庭在1973年的三十七届世乒赛中,以犀利的快攻,一举夺得单打亚军,震动了各国乒坛。1975年的第三十八届世乒赛中,他又以勇不可挡的气势,再次夺魁。
郭跃华: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一批新的乒乓健儿茁壮成长起来,郭跃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郭跃华擅长直拍削球、弧圈球和快攻,特别是反手进攻,速度快,落点刁,令人防不胜防。特别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他那灵巧而富有气势的削球,“金球”、“怪球”层出不穷,常常使对方处于莫名其妙之中。1981年4月,日本名古屋,第三十一届世乒乓球锦标赛,在男子团体和单打的角逐中,郭跃华技压群雄,大放异彩,双获第一名。1985年世乒赛,他再次荣膺男子单打冠军,又与队友合作,荣膺男子团体冠军。
刘国梁:国梁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的“小球王”。“快”是刘国梁的技术特点。他善于抢攻,出手快、动作快、战术多变,常出其不意,令人防不胜防。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他与孔令辉合获得了双打乒乓球金牌,从此一发不可收,屡屡在世界大赛中折桂。2000年他再次和女将王静配合,荣获了奥运会的混双冠军。2001年的46届世乒赛,在国际乒联一系列改革的不利条件下,刘国梁率领张继科、王皓、王励勤、马琳、马龙等先后夺得男单、男双、男团三个冠军,成为世界乒坛的最高峰。
孔令辉:他与刘国梁是著名的“双子星”。他的打法与刘国梁相似,也以快攻见长,同时他攻守平衡,正、反手皆优,攻球凶狠。1995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43届世乒乓球锦标赛,孔令辉与队友合作,挫败瑞典强劲对手,以3∶2战胜对手,获得了阔别18年的男子团体冠军。同时,他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在单打决赛中,以3∶2战胜了瑞典著名球手瓦尔德内尔。27岁退役,从此执教。2013年,与刘国梁再次复出,搭档参加世乒赛男双,获得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