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让球员留洋用意是啥?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留洋也一样。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留洋球员在进步、在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由于在国外生活、训练和比赛,所接触的都是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因此会遇到许多困难。
比如,种族歧视问题。在国外,黑人球员受到白人球员的种族歧视是屡见不鲜的,甚至在国家队踢球也不例外。记得20世纪60年代,苏格兰国家队就曾拒绝征召在英格兰踢球的苏格兰著名的黑人球星尤西,在世界足球史上留下了一段话柄和笑柄。
比如,宗教问题。对笃信自己独特的宗教教义的信教者来说,到一个有异己宗教的国家进行训练和比赛,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到欧美基督教国家踢球对于来自伊斯兰国家和笃信伊斯兰教的球员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对于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来说,平时吃饭、训练、休息、办事等,都有伊斯兰教的规定,到欧洲去踢球有许多方面是与伊斯兰教规相抵触的。
比如,文化问题。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加上与球队队友、教练、工作人员及球迷接触不多,必然会影响相互间的友谊和思想感情的交流。而感情交流的不足,往往使球员在异国他乡有一种孤寂和游离于大家庭之外的感觉,对其工作和生活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比如,家事问题。踢球是男性的天下,一般来讲他们在外踢球比较潇洒和自由,但是作为女性来说,就必须在家庭和事业方面进行选择和面对现实。由于丈夫或男友到国外去了,女性必须独自料理繁琐家务,特别是看护幼子,使自己从事教师或者医生之类工作的时间十分紧张。由于两地分居,夫妻无法经常相会,久而久之,甚至会带来婚姻危机。像著名的法国球星阿内尔卡的妻子就非常反对他“东奔西跑”,两人时常为此吵架甚至动手。
比如,训练和比赛问题。在自己的国家队踢球,对于队友、教练、环境等都很熟悉,但是到国外踢球就未必如此。首先是语言不通,存在“交流”障碍,与队友和教练的配合也存在生疏感,如果仍固守使用老东家的“一招一套”,就有可能得不到重用或上场时间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使自己的技术尽快得到对方的认可和接受,还必须改变自己的习惯,甚至不得不学新的“招数”,这也使许多球员大伤脑筋。
比如,管理问题。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球员来说,到欧美国家踢球的待遇、福利和工资等确实大幅度增加,这往往会使管理方面遇到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小娇惯的孩子来说更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国外训练和比赛条件之好,使他们往往在回到国家队时也要求得到这样的待遇和条件,这是各国足协和国家队很难满足的,因此也给国家队的管理增加难度。
比如,生活问题。虽然在俱乐部是“大款”、“贵宾”,但是到国家队之后由于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使习惯高消费和大款生活的球员感到不适应。在国家队生活和待遇的“反差”令这些人难以想象,因此在国家队“不高兴”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比如,转会与合同问题。对于一些名声不大的球员来说,出国踢球是对自己名声的最好宣传手段,但是名声大了,就会有许多大牌俱乐部“挖墙脚”,到这个时候转会和新旧合同的问题就会困扰球员,也给他的东家带来不少麻烦,影响了俱乐部工作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欧美人眼中,他们认为东方人的“训练水平”和“战斗意志”不如欧洲人,尽管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但是却使他们不把同东方人对抗当回事。有的教练和球员在率队与中国球员对抗时还开玩笑:“这是我们欧洲人的足球节!中国球员就像我们的仆人!”这说明我们东方人还要加倍努力,刻苦训练,以优良的战绩来驳斥一些人的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