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如何计时?
这个题目好,正好最近看了《比赛结束以后》(2015年纪录片),里面的计时系统堪称现代马拉松的计时之父! 纪录片里主要介绍了两个项目对计时系统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发展——一个是奥运会田径比赛需要一套准确计时系统帮助评判运动员的成绩;另一个是英国军队需要在越野跑比赛中准确记录选手成绩以便统计和评定士兵的运动量。 于是人们开始摸索在户外高温环境下使用水银时间盘记录比赛成绩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后发展成了今天几乎所有马拉松赛的计时方式——在终点设置一块巨大的水银时间盘,上面刻度清晰,运动员从起跑到冲线的时间通过计时毯上的感应装置传送到终点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速度、名次当场瞬间产生,赛后打印出成绩证书。
当然现在技术进步了,水银时间盘也升级了,但基本原理还是如此。只是增加了卫星定位功能,能更准确地绘制出选手在整个赛段中的速度变化、累计消耗热量等参数,最终判断选手完成比赛的用时及成绩。 其实啊,现在有些马拉松赛事已经不再单纯依靠机械的计时系统来判定成绩了。
因为人们发现最后的冲刺对于运动员完赛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有些赛事会在终点设立电子屏,在扫描参赛号码的同时也记录下最后几公里的跑步轨迹,这样就能很直观地看到选手是冲过终点还是匀速跑完全程。要是遇上特殊情况(比如温度过高导致计时设备故障或出现作弊情况),保留最后一公里的数据也能让比赛回到公平公正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