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为啥崛起?
因为中国围棋从70年代末开始,真正意义上从传统“文人棋”转变为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职业运动员+专业教练组的模式,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形态,其基础便是由职业运动员组成的职业联赛体系。而此前更多是把运动当做一种业余爱好。因此“下围棋”与“打乒乓球”在60、70年代的中国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文人们下班后和周末时间的消遣。
1973年,聂卫平赴日留学,正式开始学习围棋。当时日本已具相当水平的棋手有藤田秀夫、加藤正夫、林汉博等人。由于日语老师临时请假,初到日本的聂卫平只能靠翻字典自学。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学完日语后便投入了训练中。 八十年代初期,陈祖德率领中国围棋队去日本找藤田秀夫学艺。但那时候中日围棋水平还是差距较大,中国队输多胜少。为寻求突破,陈祖德想出一个绝招——在布局阶段完全依赖计算机定式库,让计算机帮自己构思布局。这相当于后来AI辅助下棋的模式。当然那时计算机算力远没有现在强大,要生成一套完美的定式并不容易。于是陈祖德和他的队员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尝试,终于实现了以快棋方式逼和对手的目标。
随后这套方法在中国队内部推广开来并逐渐成熟,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队已经能跟日本队掰手腕了。 与此同时,职业体育的选拔机制也在不断完善。80年代中期,成为中国职业棋手必须过的一道坎。在此之前,入段资格一直是由国家体委下达名额,直接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这一做法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下围棋并不受重视的地区的孩子入段机会会大打折扣,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则拥有天然的优势。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从85年开始,入段名额改为按竞赛成绩来计算,并逐步扩大参赛队伍的数量。这个规则一直沿用至今。